李克强:要以简政放权释放就业创业创新活力

职场江湖 2019-08-04 00:08:36 10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是历史上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解决好他们的就业是一项重要任务。简政放权可以释放就业创业创新活力。

  李克强表示,要以简政放权释放就业创业创新活力。我们稳增长、促发展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扩大就业。今年前几个月,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就业形势保持了稳定。但就业的压力依然存在,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今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是一项重要任务。而扩大就业仅靠大企业、国有单位是有限的,必须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多种所有制经济。目前中小微企业就业已占城镇就业80%以上,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体。但现在创办中小微企业还有不少限制,既影响发展也不利于就业。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的企业同比下降6.7%,而有些地方率先试行工商登记改革,取消前置审批,新登记注册企业增幅高达40%至50%,其中多数为中小微企业。”李克强说,“这两次已取消和下放的133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很多都是有利于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下一步还要加快企业工商登记等制度改革,为人民群众增加更广的就业门路和更多就业机会,激发社会的创造力。”

  李克强指出,就业创业难,也与政府部门的资质资格要求多、认定多、考试多、证书多有相当大的关系。据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许可的个人资格有110项,各级政府部门颁发的资质资格证书有229种,名目繁多的资质资格认定,事实上抬高了就业门槛,一纸证书漫长的认定过程挡住了不少人的就业创业之路。

  李克强说,我国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人才的创业创新蕴藏着新的人口红利,而过多和费时过长的行政审批恰恰制约了我们这一最大优势的发挥。要通过转变职能、减少审批环节,继续清理不必要的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注意发挥和落实行业协会的作用与责任,在不降低资质资格水平的前提下,降低就业创业门槛,营造就业创业的公平环境,调动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原声

  “近20年来,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已从30%上升到60%,外商投资也有潜力。然而由于有“玻璃门”、“弹簧门”的问题,民间投资仍存在有钱无处投、想进进不去的现象。

  现在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项目,可以批给张三,也可以批给李四;可以早批,也可以晚批;可以多批,也可以少批。这种自由裁量的随意性,影响了市场主体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也容易滋生腐败。

  目前,国务院各部门还有大量行政审批事项。有些审批事项看起来让人费解,如对一些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社会投资进行核准、对某些渔船船名进行核定等。”

  ——李克强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说
本文为OFweek公众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侵权投诉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