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音乐面试真题&2019上半年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四批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音乐《红河谷》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歌曲带入创设情境,分别播放几首歌曲的片段,猜歌曲的歌名并分别对应说出地区。
2.总结并引入新课: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二)感知歌曲
1.播放歌曲《红河谷》的录音,熟悉歌曲的内容。并思考问题:
(1)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的速度、节拍各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红河谷》这首歌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速度是中速,四四拍。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再次聆听歌曲录音,听辨歌曲的结构。(划分歌曲的乐段,两部分)
(三)演奏实践
1.老师弹奏主旋律,学生轻声模唱或视唱。
2.在反复的演唱中,进一步了解主旋律结构特点、节奏和旋律特点。(有几个乐句组成?典型节奏有哪些?乐句间的旋律有何特点?)(让学生试着听琴填词唱第一乐段歌词)
3.在唱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据旋律、节奏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表现方法及进行有感情地演唱。
4.教师讲解分声部演奏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分声部,通过哼唱-演奏-同时唱奏的方式,4人为一组,分组练习旋律。
(1)观察第一小节和其他小节有什么不同?(弱起)
(2)讲解弱起小节和空拍的演奏。
(3)自主学习的二、三、四声部。
5.视唱歌曲旋律,对比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旋律异同。
6.在唱准旋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组合演奏歌曲。
7.表现歌曲,师评互评。
(1)分组演唱歌曲。
(2)竞赛演奏歌曲。
(四)巩固提升
1.为歌曲配上打击节奏,并跟随录音进行演奏。
2.小组展示,互评。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乐曲《红河谷》,感受了加拿大民歌的风格;课后希望大家能够搜集加拿大其他民间歌曲,课下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当你在课堂上讲授节奏等重点内容的时候,有两名学生却在交头接耳。请谈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参考答案】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维持课堂纪律、保证学生们集中注意力听课,尤其是学习课程的知识性重点内容,是我的基本职责。因此,面对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的状况,我会立即思考解决办法,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课上,并保证他们能完整地学到我所讲授的内容。我主要会采取课上示意、课下交流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课上示意。我会先将语调升高、暂停授课、眼神暗示、点名作答等方法提醒交头接耳的两位同学,维护好学生尊严。
其次,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结构,调整学生的注意力。我会合理安排音乐课教学时间,做到动静结合,让学生带着兴趣在有张有弛的氛围中学习。
再次,课下交流。课余时间,我会以谈心的方式,找该学生聊一聊。倾听他对音乐课程内容讲授的想法,检验他的学习效果。同时明确告诉他在音乐课堂上交头接耳的不良影响,既耽误自己听课,又会对其他同学形成不良的暗示。相信他能意识到自己上课交头接耳是一个扰乱课程秩序的行为,并且自觉主动的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最后,在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多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表扬学生,使学生增强自信,发挥音乐潜能。
2.简介一下《红河谷》。
【参考答案】
《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地点有争议)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红河谷》这首歌是一首经典英文民歌。美国人相信这首歌来自1860年代的美国得克萨斯州(红河),加拿大人则坚定地认为这首歌有北方色彩,明显属于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红河)。 2018高中音乐面试真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音乐 结构化面试经典100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2019教师资格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