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重要考点“宋代商业的发展”练习题
一、考情介绍
宋代商业的发展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在考试中大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重点侧重于商业发展的表现。为了加强同学们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我们精选了几道习题,辅助同学们的备考。
二、典型例题
1.在下列各项所描述的景象中,不可能出现在宋都开封城的是( )。
A.“从行里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至晓即散,谓之鬼子市。”
B.“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每晚“人物嘈杂,灯火照天。”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市。如耍闹之处,通晓不绝。
D.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人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代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现象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
A.“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B.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具是铺席买卖”
D.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3.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4.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个朝代的生活?(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5.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 )。
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 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
C.主人告诉你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 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行省制度
【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人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说明是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宋代打破了市场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故D不符合宋代特征,符合题意;其余三项均符合宋代市场特点。排除。
2.【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商业革命的特点有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币的出现,市坊界限被打破等,“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具是铺席买卖”体现坊市界限被打破,故C正确;“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体现汉朝抑商政策,B是唐朝,D是明清,时间不符合“宋朝”,排除ABD。
3.【答案】A。解析:解题时紧扣题干中关键信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据所学可知,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答案】D。解析:瓦子是宋朝时在东京城内出现的一种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是在瓦子中圈出的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
5.【答案】D。解析:解题时紧扣关键信息“宋代”。据所学可知,宋代时由越南传入占城稻,A可能遇到;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B可能遇到;北宋前期出现纸币,C可能遇到;行省制度是元代推行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D不可能遇到。
中公讲师解析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高分攻略”下载2018教师资格各学科备考白皮书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